这个时节,北方多高温、闷热的桑拿天。南方雨水多,沿海有台风。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的“中暑”。
中医在夏季注重阳气的维护,室内外温差较大,容易损伤阳气。夏季毛孔都处在舒张的状态下,如果在室外汗出情况下,突然进入空调环境,骤降的温度使毛孔突然关闭,侵入体内的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。所以建议大家进入室内先稍作休息,空调温度不要调的太低,不能直接对着身体吹,这样有利于阳气的维护。
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整睡眠
夏季阳气旺盛,夏季炎热,扰动心神。这个时节,人的睡眠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,《黄帝内经》提倡晚睡早起。子时即在晚11点前睡即可。相对不足的睡眠,可用午休补偿。
冬病夏治好时机
这个时节,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,同时也是养生的好时机,在这个时候,身体虚寒的一些患者,进行调理,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疗效,这是我们运用了自然界的阳气,调动了我们体内的阳气,使阳气不足的患者,得到了恢复。如风湿,一些心脑血管疾病,呼吸系统疾病,脾胃虚寒的患者,都是比较适合这个季节来调理的。夏季适当的出汗有利于身体的健康,适当的出汗可以振奋体内的阳气,能将积累的郁毒寒湿排出体外,泄出旧疾。
可通过经络来振奋阳气
晒背出汗,中医认为后背属阳,督脉和膀胱经都在背部。让太阳的阳气和背部的经脉相连为我们提供强大充足的能量,将寒湿阴邪驱出,晒背一定要注意防晒,早上的太阳,下午的太阳不炎热为易。期间可以用菊花泡些水来去暑热。人体有12条经络,手足各六条,相互连接,通过温暖脚部,带动气血的运行,通过经络温暖全身,驱除体内的寒邪。睡前可用艾叶适量熬水泡脚。泡脚温度不宜太高,背部微微出汗为宜,不能泡的大汗淋漓。
夏季注重情志养生
持续的高温不仅能带来身体的不适,还能对心理情绪上产生负面的影响,出现,"情绪中暑"。夏季炎热,心火亢盛,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,负面的情绪会加重高血压,冠心病,等一些慢性疾病。因此,夏季保持乐观的情绪,戒躁戒怒,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处理,规律的睡眠,戒烟戒酒。
夏季饮食调节,注重食疗
"冬吃萝卜夏吃姜"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夏天虽热,阳气在表阴气在里,内脏反而阴寒重容易受凉易腹泻,所以要吃姜暖胃,增进食欲祛风解毒。清晨的时候,阳气生发之时,吃点生姜健脾暖胃鼓舞人的阳气生长,有利于增强体质。下面介绍两种食疗方法。夏季气候炎热,易损伤人体的津液,所以可以使用一些药粥滋补身体,可用冬瓜,薏米,茯苓,山药适量,熬粥或煮汤。如果头昏沉,也可用芳香的植物清理暑热湿气,如新鲜的藿香,薄荷,佩兰来泡水或煮汤。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气,温补气血很重要,适当的喝些当归煲的鸡汤,具有补肝肾,益气血的作用。炎炎夏日,在注重防暑降温的情况下,大家也不要忽视了对自身阳气的保护。
杜先毅原创
上一篇: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补养,就容易肾虚
下一篇:为何膝关节炎钟爱女性?
自助预约